江苏理士蓄电池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十分奇妙的星球。这里生活着成千上万的物种,放眼望去,无论是陆地还是海洋,到处都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不过,也正是物种多样、自然环境千奇百怪,所以也诞生了许多令人惊异地方。 而在解放军战士们驻守的“北湾防线”,就是这么一个奇异的地方。 这里除了优美的风景以外,还存有大量的蚊虫。不管是一年四季,任何时候,你都可以在这里听到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这些蚊虫给战士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甚至还曾咬死过七只军犬... 北湾防线战士 蚊虫的危害 如果要提起在人们生活中最为讨厌的一种生物,那么蚊子的大名一定是必不可少的。 每年的四月份,万物复苏,漫长的冬天终于过去,接踵而至的,则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然而,伴随着春天的到来,蚊子这种令人讨厌的生物,也开始逐渐回到人们的生活当中。 说起蚊子的危害,那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首先,母蚊子为了进行繁殖,会不断地通过叮咬其他生物,来吸取自身所需要的营养。 在被蚊子叮咬之后,一般会出现皮肤红肿、痒、痛等症状。 这是因为,蚊子在吸取人血的时候,会同时分泌几种蛋白质,统称蚊子唾液蛋白。 北湾防线战士 这种唾液蛋白,正是导致人被蚊子咬了会痒的根源所在。 当蚊子分泌蛋白质之后,人体免疫系统被调动起来,试图清除这些外来物质,发生了免疫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会释放一种物质叫组胺,它能让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管管壁的通透性,让细胞之间充满了液体,也就出现了炎症。 所以,这时被蚊子叮咬的地方就会出现发痒、红肿。 其次,蚊子在耳边飞舞的时候,会不断地发出嗡嗡的叫声。 这些叫声十分刺耳、讨厌,令人厌恶、激起内心烦躁的情绪。 尤其是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正是蚊子出来作恶的“巅峰期”,烦闷的嗡嗡声,让人难以得到片刻的安宁,严重影响人们的休息。 边疆巡逻的解放军战士 所以,哪怕是不睡觉,也要给这些烦人的东西给拍死。 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很多蚊虫都会携带一些危害性十分严重的病毒。 这些病毒通过蚊子的叮咬,进入到人体的血管之中,继而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影响。 除此之外,蚊子还喜欢在水中产卵,如果在野外误喝了生水,很有可能会将带有虫卵的水喝到体内,随即让身体出现不良反应。 登革热、疟疾、流脑、寨卡等传染病,都是以蚊虫传播的方式,来进行大面积扩散的。 尤其是疟疾这种病毒,在现代医疗技术已经十分发达的今天,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仍很严重。 世界人口约有40%生活在疟疾流行区域。 北湾防线战士 疟疾仍是非洲大陆上最严重的疾病,约有5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全球约有1亿人有疟疾临床症状,其中90%的患者在非洲大陆,每年死于疟疾的人数超过200万。 亚洲东南部,中部也是疟疾流行猖獗的地区,而中南美洲地区,也是经常出现疟疾大面积流行的情况。 由此可见,蚊虫对人的影响十分巨大。 然而,在我国的万里边防线上,有一处地方,却是布满了铺天盖地的蚊虫,对驻守在此地的解放军战士造成了极大的挑战。 北湾防线巡逻的战士 边境线上的“蚊虫王国” 在这个世界上有四大“蚊虫王国”。 分别是拉丁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非洲的乍得湖、坦葛尔喀湖、还有中国新疆哈巴河县北湾。 这四大“蚊虫王国”,由于湿润温暖的环境、芦苇成片、沼泽遍地,适宜的气候和环境给蚊虫繁衍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其他三个地方,虽然蚊虫众多,但是却地处偏僻,方圆百里荒无人烟,所以对那里的居民也难以造成什么影响。 可北湾这一处,虽然地理位置也十分偏远,但却处在我国与哈萨克斯坦的交界处,是我国边疆地区的一处重要的边防线。 所以,每年都要派出一批又一批的解放军,前往那里进行驻守任务,以此来巩固国防、保卫国家的安全。 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意志坚定、不怕困难、顽强作战、严格执行任务的解放军战士来说,区区的蚊子,自然是不足为惧。 不过,任何东西也怕数量的累积。俗话说量变引起质变。 当蚊子的数量达到铺天盖地的数量以后,其所带来的挑战也是相当大的。 在平时的巡逻活动当中,战士们要“全部武装”,顶着防蚊帽、身着防蚊服、全身上下几乎不能露出一丁点的缝隙,否则就会被这些蚊子看准机会,钻进去数百只,对战士们裸露在外面的皮肤进行叮咬。 刹那间,一小块的皮肤上,就会被叮咬出大大小小数十个“红包”。 这里从来都没有蚊子相对密集的地方,因为每一个立方米的空间之中,都能够存在5000只以上的蚊子。 一巴掌摆过去,能够拍死一百多只蚊虫。数量极其令人惊骇。 图片来自网络 正是由于这群蚊子的影响,所以,即便是在温度最炎热的夏季,战士们也不能脱掉厚重的防蚊服。 在巡逻的时候,顶着烈日的照耀,过不了两分钟,战士们的额头上就会浮现出一滴又一滴的汗珠。 不一会儿,全身的衣服都会被汗水浸湿。 由于防蚊帽上的纱帐设计得十分严密,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就连伸手去擦一擦头上的汗,都难以做到。 也正是由于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除了驻守在这里的解放军战士们以外,方圆数百公里的地方,早就已经是荒无人烟,看不到任何居民了。 然而,失去了人类目标以后,这些“蚊虫大军”,又把目光放在了牛羊猪狗等牲畜的上面。 图片来自网络 对动物的危害 除了履行驻守边疆的任务以外,解放军战士们还有着帮助这里进行畜牧的任务。 所以,在生产基地当中,免不了要去圈养一些牛羊牲畜。 而这些没有智慧,不会防备的动物,则成为了这些蚊虫的最佳袭击对象。 几乎在每天晚上,战士们都能够发现在牛棚和羊圈里的牛羊身上都会爬满了密密麻麻的蚊虫。 所以,日常帮助这些牲畜去驱蚊,也是战士们要做的任务之一。 不过,即便是每晚喷洒大量的药水和灭蚊剂,对于浩浩荡荡的蚊虫大军来说,也只不过是杯水车薪。 在生产基地当中,经常出现牲畜被叮咬得难以忍受,而出现精神状况,控制不住地朝墙上撞去。 图片来自网络 到了夏季蚊虫蔓延最为严重的时候,有些甚至被这些蚊子活活咬死。 而其中,甚至包括了训练有素的军犬。 众所周知,对于战士们来说,军犬不仅是帮助自己执行任务的宠物,更是朝夕相伴的朋友。 每次失去一只军犬,都会让饲养它的战士悲痛万分,整个部队也会为其做出哀悼。 正因为身负重要的使命,所以相比于那些待在生产基地里的牛羊牲畜,在这里军犬的处境要更加危险。 每次与战士们一起出去执行巡逻任务的时候,军犬也会跟战士们一样,成为野外成千上万只蚊虫的袭击对象。 战士们还可以利用防蚊服来进行抵御和防卫,可军犬却只有毛发和尾巴来进行防御。 跟随战士巡逻的军犬 这就导致了它们成为了主要的被攻击者。 面对着漫天乱飞的蚊子,军犬的防御可以说是螳臂当车,起不了什么作用。 所以,经常出现军犬被叮咬的满地打滚、到处乱窜的情况。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一共有七只军犬,都因为难以忍受蚊虫的叮咬,而牺牲在了北湾边防线上。 这些倒在边防任务中的军犬,同样是值得尊敬的“战士”。 那么,既然害怕蚊虫叮咬,为何不给军犬也穿上防蚊服呢? 其实,战士们也不是没有过这一想法。但是,想要实施起来却是十分困难的。 被蚊子叮咬的军犬 军犬的职责,就是快速地执行紧急任务。 而它的鼻子和行动能力,就在这里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如果给军犬套上防护服,那将大大限制住军犬的行动力,甚至很有可能因为找不到重心,连基本的奔跑都难以做到。 再加上鼻子被堵住,这样一来,又会丧失敏锐的嗅觉。 两样相加,军犬就会失去了存在的作用,那样的话就得不偿失了。 图片来自网络 艰难的生存环境 除了出去执行巡逻任务以外,战士们平时的训练也是少不了的。 而在训练的时候,没有办法穿防蚊服进行,所以只能任其蚊虫在裸露的皮肤上叮咬。 虽然训练都在基地中进行,相比于野外,这里的蚊虫要少上许多,而且还装备了大量的灭蚊灯、喷洒了灭蚊剂。 但是,却无法做到完全将巨量的蚊虫去除掉。 每天晚上回到宿舍,战士们的胳膊上、腿上、腰间,都会被咬得长满了包。 所以,每天晚上在睡觉前涂红花油和花露水,也成为了战士们的一个日常习惯。 到了早上起床的时候,战士们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去看看死在灭蚊灯下的一群“残兵败将”。 图片来自网络 在这些强力灭蚊灯的照耀之下,这些蚊虫大军犹如飞蛾扑火一般,一个接一个相继倒下。 一整夜过去,基地之中的20盏灭蚊灯,足以消灭数十万只活蹦乱飞的蚊子。 战士们每天早上打扫这些蚊子的尸体,能够装满整整二十个脸盆。 看着脸盆中密密麻麻的蚊子“遗体”,如果患有密集恐惧症的人,一定会顿时浑身起鸡皮疙瘩。 在将基地里的打扫工作执行完毕之后,战士们就会穿戴整齐,在身上喷洒驱蚊剂、花露水,然后结队前往特定的区域进行巡逻。 在这些区域中,有一处地方,即便是驻守多年的战士也是十分忌惮。 那就是位于中哈边界的“39号界碑”。 39号界碑 由于这里靠近一处死水池,是蚊虫最钟爱的“天堂”,所以这里成为了整个北湾蚊虫分布最为密集的地方。 在这里巡逻,每个战士都会配备一瓶驱蚊剂,在抵达以后将其喷洒到空中,防止被蚊虫袭击。 不过,由于温度的蒸发,驱蚊剂的作用只能维持数秒中。 所以到了回基地的时候,大家的驱蚊剂都会被用得空空荡荡。 除了这些以外,还存在着其他的危险。 比如在骑马前往一些汽车难以靠近的山地进行巡逻的时候,由于蚊虫叮咬,让马匹难以忍受而失控狂奔,稍不留意,就可能从马背上坠落,造成难以预料的损伤。 图片来自网络 如此恶劣的环境,如果是一般人,即便有着防蚊服和驱蚊剂的保护,也很可能连一天都待不下去。 但是我们的解放军战士们,却因为要肩负着保家卫国的任务,而常年驻守在那里。 普通人难以忍受的叮咬,却是他们的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情,这份坚韧的意志力,也值得所有人去尊敬、钦佩。 也正是有了这些勇敢的战士们,才有我们国家的强大和百姓的平静生活。 正如过去流行的那句话:那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