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斯卡契约 “提交材料仅2小时,行政审批部门就完成了核准,两天后我们就收到了营业执照、免费公章等快递,效率真高。”常州聚会贸易有限公司今年4月26日落地常州经开区,公司经理徐依娜说起开业手续连连称赞。 对企业来说,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近年来,常州经开区主动瞄准“国家级”的定位要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市场主体活力迸发。目前,全区各类市场主体数量超过4.6万户,平均每天增长10户,企业开办时间由平均2天压缩到0.5个工作日以内。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常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顾伟国表示,全区将进一步聚焦重点、突破难点,有针对性地推出更多含金量高的改革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打造制度创新的高地,让更多市场主体轻装前行、加速发展。 “闯一闯”的试错机会,是最好的创业环境 “有了常州这个样板,系统到其他城市进行运用时顺利多了。”5月9日,曹文宇满面春风地告诉记者。 作为创业者,曹文宇一年前却是愁眉紧锁——探索已久的汽车精密零部件MES及影像检测解决系统,在寻找应用场景试用时遇到难题,连续在几个城市碰壁。 兜兜转转,去年11月,他来到了位于常州经开区的江苏现代轨道交通产业孵化基地,获得了一个宝贵的试错机会。孵化基地免费提供了100平方米办公环境,帮助成立明宇数智信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并牵线常州博帝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促成双方合作,推动创业迈出了第一步。 “客户在哪里,如何提高运营效率,人才怎么招,开始根本摸不清方向。”曹文宇坦言,自己之前一直泡在北京理工大学的实验室,对技术产品化、市场运营、融资等问题并不清楚。孵化基地全过程给予帮助,从瞄准细分市场,拓展多元化合作模式,再到参与创新创业大赛,陪伴自己闯过一道道难关。 摸着石头过河,为中小企业提供“智改数转”方案。这半年来,明宇数智业务量逐月上涨20%,获得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实用新型专利等16项知识产权,成功获批常州市“龙城英才计划”,蹚出一条可复制的路径。“计划明年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产生更大价值,反哺这座城市。”曹文宇说。 “明宇公司的爬坡过坎,几乎所有初创型企业都会碰到。”常州经开区科技金融局副局长蒋洁艳说,很大程度上,一个“闯一闯”的试错机会,就是最好的创业环境。常州经开区近年来拿出真心实意、真金白银,建成多个“创业苗圃”,扶持中小型科创企业冲出“创业死亡谷”。到2025年,常州经开区力争打造17个特色园区,建成重大创新平台6个,创成国家级企业孵化平台和产业化平台3个。 办事中的“疑难杂症”,在这里“归零” 办一张新的教学许可证要多久?常州经开区给出答案:1天以内。 近日,常州市铁元技术培训学校有限公司要增加培训内容,从提交申请、准备材料,到拿证,只用了1天时间。“以往,变更业务的法定办理时限为30个工作日。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上门服务,我只跑一趟、进一扇门就能拿到证,几乎是‘零等待’。”公司负责人任息祥说。 “接地气”,是常州经开区惠企服务的一大特点。无数“店小二”们跨前一步、多想一点,优化整套政务服务流程,不断提升企业办事效率。 “税企连心共抗疫情退税纾危助力发展”。5月12日,顺丰运输(常州)有限公司向常州经开区税务局送来锦旗,“感谢云宣讲、原创rap唱政策、非接触办税等举措。”该公司财务总监陈小洁说,3000万多元的留抵退税“及时雨”,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让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轻装上阵。 为了增强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常州经开区对标最优,聚焦“痛点”,出实招优化营商环境:开展“办事难”专项整治,建设“一站三中心”,即: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站、民营企业服务中心、民营企业法律服务中心、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为民营企业提供更便捷的政务服务;创新设立的“零号”窗口,专门为办事过程中遇到各种“疑难杂症”的企业、群众提供服务,让审批疑难问题在这里“归零”。 疫情反复下,为帮助企业恢复发展、渡过难关,常州经开区推行一系列利企便民举措。如税务部门开展“政策进夜市”活动,方便上班族了解纳税新政策;“龙城畅运”上线以来,日均备案2500个,累计超过11.4万辆,筑牢安全防线,全力做好保通保畅工作。 政务服务更精细,发展动力更强劲。今年一季度以来,常州经开区限上贸易销售额97.2亿元,同比增长13.2%,位列全市第一。 紧扣“三个所需”,持续亲商富商安商 环境如水,发展如鱼,海阔方可任鱼跃。常州经开区潞横路一侧,华阳股份利用存量用地,新建的12层大楼刚刚投入使用。 两年来,华阳股份已在经开区连续增资,启动了总投资1.5亿元的华阳智能医疗健康装备项目、总投资3.1亿元的德尔福智能健康给药器械项目。“这里土地集约程度高、扶持政策力度大,政府为企业发展提供一站式甚至帮办代办服务。”公司董事长许云初说。 位于遥观镇的宏亿钢管汽车安全系统精密零部件项目,目前建设快马加鞭。“计划今年7月投产,用数字化建设一个实体工厂。”企业总经理倪宋告诉记者,遥观镇的“智改数转”工作专班多次现场办公,邀请专家上门,针对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标杆示范引领、企业上云等问题提供帮助,为项目实施按下了“快进键”。 近年来,常州经开区在全省经济开发区排名中快速攀升,其背后是营商环境的硬功夫。“紧扣产业所需、创业所需、人才所需,我们将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努力让各类主体在经开区生产生活更方便、更舒心。”常州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冯旭江表示。 集中规划建设产城融合青年人才社区,年内新增人才公寓2400套;加快建设东方新城,高水平推进科技金融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特色商业街区等总投资84亿元的18个项目;加速推动100万平方米商务楼宇落地…… 据悉,常州经开区正强化居住、商业、教育、医疗等一系列配套功能,完善路网设施,建设生态停车位、临时夜市、湿地公园,加快企业周边城中村治理,努力打造产城融合试验区,进一步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稳商的浓厚氛围。 (文章来源:常州日报) 文章来源:常州日报![]()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