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无忧商务网 2022-05-11 450 10

冷军捡了个破手套,比着画了张图,价值690万,网友:这也叫画?

香港服务器 https://www.changxingyun.com

1

当大多数人看到这张图片时,都会认为这是一张破手套的照片:

价值690万的画

其实,这是出自画家冷军的作品《手相》,这幅画被卖到了690万。

有网友调侃道:

“不就是一个破手套吗,这也叫画?这跟照片有什么区别,如果画一双岂不是能卖到1380万”?

专家为此做出解释:

你们只是没看懂而已,如果将手套放大10倍,你们就会看到它背后的“奥秘”。

区区一幅手套画作,难不成真有这么神奇吗?

2

在了解这幅作品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冷军老师,或许在他的身上,我们能找到一些头绪。

冷军老师是国家一级美术师,擅长写实,他的画作几乎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一幅。

从他的画中我们就能看出,他是一个极具有独特个性的美术师,一笔一线堪称细致入微。

举个例子来说,被网友们追捧的画作《小姜》,就把这个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画作《小姜》

少女粉嫩的脸庞,眉眼间流露的温柔,都让画作宛若赋予生命。

最让网友们津津乐道的是,毛衣钩织的纹理和孔洞下少女粉嫩的皮肤,也被表现得丝毫不差,就连头发丝也是根根分明。

看到这里有人就会问了,冷军之所以能画出这么好的画,是不是来自于天赋和遗传?还是从小就开始学习绘画技术了呢?

这个答案或许会令你感到震惊,与一般的画家不同,冷军的父母都从事着普通工作,与艺术没有任何关系,也没有什么艺术天赋可以遗传给他。

甚至冷军从小也没有接受过任何美术教育,唯一算得上专业启蒙的,就是邻居送给他的一本临摹画本。

冷军

可是,冷军似乎天生就对色彩和画作格外痴迷。

当时家里离电影院比较近,他总是坐在电影院门口,盯着电影海报发呆。在脑海里想象着,如何能画出这幅海报。

然后跑回家,把脑海里的构思画出来。因为年纪小,能记住的东西并不多,为了画好一幅海报,他总是在电影院和家之间跑来跑去。

童年的时光,冷军大多就是这样度过的。加上他本身视力不好,高度近视,所以他只有贴着海报,才能看得清楚。

没想到反而有了意外收获,这样的习惯,形成了他独特的“散点透视”习惯,而且也培养了他擅于观察的能力。

冷军

脑海中想到的是一幅画的整体,眼睛里看到的却是部分和细节,然后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创作。

这也为他发现一幅破手套,并创作出《手相》打好了基础。

说到这个破手套呢,冷军和它之间也有着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相遇”。

3

其实画家们不光是在画室里埋头苦画,有时候他们也会去别的地方体验生活、寻找灵感。

冷军的这幅《手相》图创作于1996年,我们都知道武汉被称为中国的“钢都”。

那年冷军和一些艺术家们结伴去武汉钢铁厂体验生活,其他的人都被接待人员带领着参观拍照去了,唯独冷军觉得无聊,独自一人跑到一个偏僻的角落里瞎转悠。

网络图

突然他发现地上扔着一个破手套,无意间触动了他的内心,他把手套带回画室后盯着它发呆了好几天,于是渐渐地萌生出来一个想法:

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命理学家可以通过手纹预测一个人的爱情、生命、事业的发展情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看手相”。

而作为工人劳保用具的手套,虽然没有所谓的手相,但也能看出这只手套主人的一些“命相”。

我们一起来回归到《手相》这幅画上来分析:

《手相》

这幅画的色彩是比较暗淡的,手套被放置在生锈的铁板上,它又厚又大,上面还有大小不同的破洞和划痕,可以说是非常陈旧了。

而且放大10倍后还会发现,整个手套上浸满了油渍、铁锈和其他污渍,就连岁月的皱褶也能一目了然,总之各种损伤的痕迹足以在这幅画中清晰可见。

很显然,这个手套的主人肯定带着它从事了很长时间的劳作,也肯定经历了不少的危险和伤害。

这些细节都展现了生活的艰辛和凄凉,恐怕这也是为什么冷军看到这幅破手套时就触动内心的原因,当然这也离不开他小时候的经历,善于观察的习惯早就融入到了他的生活之中。

细节

至于这幅画为什么叫《手相》,又为什么能被卖到690万,除了它展示工人的“命相”之外,还有两个原因。

一副新手套肯定是洁白无瑕的、柔软温和的,如今变成这番千疮百孔的模样,一定是经历了不少汗水的打磨。

这就像是人在生活中被磨去了棱角一样,都是从稚嫩到成熟的过程,然后再慢慢地老去、直至离开人世。

或许这个手套的命运就是人一生的缩影,或是冷军,也或是你我。

除此之外,我们也能通过这幅破手套想到工人劳作时的场景,如果没有这些在社会底层付出的工人,又哪来的新中国呢?

所以这幅破手套不仅是一幅手套这么简单,它还象征着中国前进的步伐。

讲到这里,你可能就能明白为什么这幅画能被卖到690万,有时候并不是这个作品不够吸引人,而是我们没有真正地走进它、欣赏它。

作品都是冰冷的,但画家一定会给予它最适合的灵魂。

冷军

不得不说,冷军的“超写实”画风真的很了不起,就算把一幅画放大10倍依然就像打印机里刻出的照片一样耐人推敲。

然而针对这一点,也有人对冷军提出过不同的看法。

4

虽然,冷军的超写实主义创作手法,让他的画作受到世人追捧,屡次被拍出天价。

但是,无论是业内同行,还是普通美术爱好者,都对冷军的创作手法,产生了极大的质疑。

一次,冷军在深圳举办画展时,就有一位美术爱好者,当众质疑冷军的创作,说他是在愚弄观众。

同时,业内同行对冷军也有一些质疑。有人认为冷军的创作,就是对照片的抄袭。

为什么这么说呢?他们认为,这种追求完全复原的创作手法,只不过是复制了照片的每一个局部,这让作品丢掉了很多绘画性。

冷军

对此,冷军并不认同。他认为“画照片”是一种很“作坊”的行为,这样的绘画者称不上画家,只能算“工匠”。而他的作品中,寄托了很多思想和感情。

但是,对于推崇者而言,冷军这种完全找不到画作感的创作方式,反而造就了他的独特性和开创性,是不可复制的。

有人问冷军,在他眼中绘画的本质是什么。冷军的回答很简单:“就是用画面还原肉眼看到的事物,还原到极致!”

冷军的确做到了,除了《手相》之外,他还凭借着这一特点,在人物肖像创作领域上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就像他的代表作《小唐》、《小姜》、《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等等。

然而,《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却一度遭到了众人的唾骂,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

5

这幅画作可以说是冷军作品中卖得“最贵”的了,价值8050万元,简直就是天价。

但很多网友认为,这是抄袭《蒙娜丽莎》得来的,冷军画这幅画就是蹭了《蒙娜丽莎》的热度。

可仔细看看这幅画你会发现,它没有达芬奇《蒙娜丽莎》中神秘的背景,它的背景是单一的暗黑色系,却给了人们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

画中的女孩没有丝巾也没有头纱,浅咖色的毛衣和可爱的脸庞却多了几分邻家妹妹的感觉。

冷军可能在以此画向蒙娜丽莎致敬,也有可能想表达我们东方女性也可以有蒙娜丽莎的笑容。

总之这幅画的价值来源于中国人所创造的超写实画作,如果放大20-30倍来看,根根发丝和皮肤纹理依然显得自然得体。

冷军有一个外号叫做“人肉打印机”,看到《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我们就能完全理解这个称号了。

冷军

关于人物肖像,冷军还曾给自己的夫人画过一幅图,这张画曾被卖到3136万,也同样证明了他“人肉打印机”的超写实风格。

2007年,冷军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创作了一幅肖像画《小罗》。这幅画的问世,不仅第一次让大家认识了他的夫人,更在中国画坛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当小罗本人站在这幅画像跟前,我们不能说完全相同,但是绝对一模一样。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表情、神态,仿佛都是把小罗复制了一般。

肖像画《小罗》

其实,大部分看到这幅画的人,都怀疑它只是一张被放大的照片,可见相似度有多高。

在画这幅画时,冷军用了一年的时间,他平均每天都要创作十几个小时,捕捉小罗的每一个神态。

都说认真的男人,最有魅力。给冷军当模特的一年时间里,小罗看到了这个男人的专注、认真和对艺术的追求。

同样爱好画画的小罗,在和冷军日复一日的相处中,相爱了。他们跨越了18岁的年龄差,勇敢地走向了婚姻。

可惜的是,爱上这男人,是因为他对画画的专注。不爱这个男人,也是因为他对画画过于专注。

在冷军的生活中,除了画画,他似乎什么都不在乎。最终,这段画坛的爱情佳话,以离婚收场,让人唏嘘不已。

小罗说,他们的感情源自纯粹,也结束于纯粹。

冷军

冷军对于绘画一直有着永无止境的热情,或许在他的生活中,热爱比一切都更为珍贵。

如今,他已凭借着独特的创作风格,成为了中国画坛独树一帜的存在。

对此,有人评价,冷军的艺术之路,会像徐悲鸿一样,凭借油画成名,但国画水平会后来居上,让他成就艺术生命中的又一座高峰。

可是,冷军也许并不在乎,是否站上哪座高峰,也不介意是否能够再创巅峰。

有些人,来到这个人世间,就是为了做好某件事情。冷军大抵也是如此,上天就是让他来进行艺术创作的。幸运的是,他没有迷路,始终热爱。

对于冷军的作品,你是怎么看待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无忧商务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无忧商务网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