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无忧商务网 2022-03-29 450 10

乌克兰国际军团,怎么一个比一个跑得快?

试药员招聘最新消息 http://qqshiyao.com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晨枫】

经常有人将当前乌克兰的国际军团与西班牙内战时代的国际纵队相比。两者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关键的不同之处。

在西方媒体里,前往乌克兰参加作战的外国人被称为“志愿者”(volunteers);在中国媒体里,他们被称为“雇佣军”(mercenaries)。两种不同的称呼常常引起歧义和争执,其实两种说法都对。

在西方语境里,volunteer指自愿的,是相对于被征召或者被命令而言的。违抗征召和命令是犯法的,要被军法从事的。美军被称为all volunteer military,是因为美国已经取消征兵制,所有军人都是自愿参军的。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取消了征兵制,转为募兵制,不过在法律上保留在战时转回征兵制的权利。在战斗中,军官也在特别危险的行动前,问一遍有谁volunteer,也就是自愿报名参加行动,自愿的人不够,接下来就要指名了。

在中文语境里,志愿者(volunteer)是没有报偿的。但在西方语境里,volunteer与有无报偿是脱钩的。既可以有报偿,也可以没有,完全看情况。比如美军作为all volunteer army,当然是有偿的,还是世界上军饷较高的。如果特别危险的任务有重赏,但参加的人是自愿的(不管是看在觉悟份上,还是看在报偿份上),不是被指派的,他们依然是volunteer。

1936年,西班牙国际纵队(@Gamma-Keystone / Getty Images)

另一方面,雇佣军在中外语境里倒是一致:为钱打仗的。在日内瓦公约的1977年增补条款里,雇佣军有明确定义:

1.雇佣军不享有战斗人员和战俘的权利

2.雇佣军指:

a.专门在本地或者外国招募来的战斗人员

b.直接参与作战行动

c.为个人受益(private gain)而参加战斗,被许诺或者有人(组织)代表交战方许诺报酬,报酬明显超过交战方自己对等人员所享有的

d.既非交战方公民,也非交战方控制地区的居民

e.非交战方武装部队成员

f.没有作为武装部队成员受到非交战方的任何国家的正式委派

所以在西方语境里,雇佣军一定是volunteer,因为必然是自愿的,而不是被征召或者指派的。但在中国语境里,只有为钱而且自愿的才是雇佣军。在乌克兰,这其实无所谓,这些外国人都是既自愿又拿钱的,叫志愿者或者雇佣军都没错。

雇佣军身份的确认依然需要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但一旦确认,就可由相关国家按照当地法律作为普通刑事罪犯处理。比如说,对在战斗中造成对方伤亡的雇佣军按照杀人犯处理。在1976年安哥拉内战后,法庭就是这样把3名英国雇佣军和1名美国雇佣军判处死刑,执行枪决。美国对阿富汗和伊拉克抓住的基地、塔利班战斗人员定性为“非法战斗人员”后,也是照此办理的,只有这样才能长期关在关塔那摩。

按照日内瓦公约,非战斗人员不算雇佣军,作为平民处理。但1989年的联合国《反雇佣军招募、使用、资助、训练国际公约》里,雇佣军的定义扩大到以获利为目的的推翻合法政府或者国家秩序的参与人员。换句话说,参与策划、支援的非战斗人员也认作雇佣军。

比较复杂的是私人安保公司人员。在伊拉克,大量美国前军警加入私人安保公司,受到美国政府委派后,与美军混编,作为基地、车队、要塞、设施的警卫力量。他们是非政府但受政府雇佣的战斗人员,参加作战行动,美军是交战方,所以最后是在法律的灰色地带里过关的。美军结束战斗行动、转入维和、政权移交伊拉克后,他们受到交战方委派的地位没有了(伊拉克政府没有雇佣过他们),以后是靠法律上的马虎眼继续存在了一段时间,后来全部撤出了。

但作为国家武装力量一部分的外籍军团不作为雇佣军处理,他们只是由外籍人员组成,但在待遇、作战、效忠方面与本国军人没有差别。法国外籍军团、英军廓尔喀部队就是这样的特例。

另一个问题是:为钱打仗的肯定是雇佣军,只给很少的钱但为信仰或者理念打仗的,到底是不是算日内瓦公约和联合国公约里的private gain,有时不大好界定。西班牙内战时代的国际纵队如此,在某种程度上,现在的乌克兰国际军团也是如此。

这些到乌克兰的外国武装人员应该算作雇佣军。在理论上,乌克兰国际军团是按照泽连斯基的命令组建的,作为乌克兰国土防卫部队的一部分,相当于内卫的民兵,但非正规军。他们只是为乌克兰作战,并不向乌克兰效忠。尽管乌克兰给的钱不多,还是比直接征召的乌克兰人高多了。

他们的雇佣军身份使得国际军团人员未来在乌克兰战场上的法律地位不好办,被俄军俘虏后,理论上按照俄罗斯法律统统枪毙也无话可说,或者送到西伯利亚服终身苦役。至少俄罗斯是这样解释他们的法律地位的。

3月14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声明称,鼓励本国公民在乌克兰应征入伍的西方政府要为这些人的死亡负责,俄罗斯对外国雇佣军不会手下留情(“今日俄罗斯”报道截图)

法律地位不是主要问题,这些国际军团的战斗力才是主要问题。

这些人鱼龙混杂,什么背景的都有。有身经百战的顶级狙击手,更有连杀鸡都没有亲眼见过的普通平民。

狙击手到了乌克兰,真是马上可以投入战斗、发挥作用的。狙击手本来就是孤狼,顶多需要一个副射手,就可以出动了。

前特种部队人员也可以很快派用场。在西方军队条令里,特种部队最小单位是4人远程巡逻小组,不过这4人都是有经验的老兵、士官和军官,常年在一起训练,配合娴熟。到乌克兰的前特种部队人员要是能拉上老搭档一起前往,可以很快形成战斗力,否则还是需要磨合时间的。要是拉郎配,搭配上一些不给力的搭档,战斗力就要大打折扣了。

国际军团人员里有很多有过从军经历,但这些从军经历的作用不好说。在军内的时间更长,经验更多,价值更大;离开军队的时间离现在越近,军内经验越新鲜,价值越大。但在哪国军队服役,什么军种,什么资质,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乌军还有浓厚的苏军影响。西方军队的组织和运作有很大区别,尤其是下级军官和士官。苏军体系里,下级军官才是连队的灵魂;但在西方体系里,士官才是连队的灵魂。在某种意义上,乌国际军团要是能招到一批欧美军队的资深士官,是有可能相对迅速地形成战斗力的,否则没戏。另一方面,国际军官里士官非常稀少。士官在西方军队里本来就稀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军官也是一样,升迁的升迁,退役的退役。只有士官长期服役,他们才是营盘里真正铁打的部分,到老了、干不动了才退役。除了少数特例,现役军人是不能前往乌克兰参加国际军团的,退役士官则干不动了,去也没用。

兵种也有很大的关系。乌军有装甲力量,但在乌克兰战争里,乌军打的基本上是步兵战争,到了巷战阶段,更是步兵为主。如果国际军团里的前军人是步兵背景,这还有点用。不过欧美除了伞兵、陆战队等精锐步兵,一般步兵素质平平,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机械化步兵在乌克兰更是“专业不对口”,因为乌军机械化步兵根本不作为机械化步兵使用,都钻工事、打阵地战去了。

炮兵专业在乌克兰用处不大。俄军反炮兵力量很强,乌军炮兵则与西方炮兵在装备、条令方面都不一样,前炮兵实际上上不了手。装甲兵基本没用,因为乌军根本放弃打坦克战了。通信兵等技术兵种也差不多,装备差别太大,训练和条令完全不一样,上不了手。

工兵倒是有用,多面手就是多面手。巷战阶段,爆破、布雷、架桥、破障的活少不了。工兵也以小分队出动为多,较少大兵团行动。

卫生兵在理论上可以派大用场,战场上永远不嫌卫生兵太多。问题是西方卫生兵的训练、器材、条令都不一样,不见得能与乌军卫生系统很快融合。语言也是一个问题。打仗还可以比比划划,跟着冲、跟着朝哪个方向放枪就行了,卫生兵要是语言不通,很多时候就没法干了。

有点准军事素养的平民其实很尴尬。一方面,他们的射击技术和枪械知识可能比普通步兵都强;另一方面,平民毕竟是平民,在玩票时玩过近战、巷战、丛林战、山地战训练的依然只是平民。战争是有组织的军事力量之间的对抗,平民最缺的不是单兵技巧,而是组织性、纪律性、战术意识和团队意识。这就像踢野球和正规球队的差别一样。正规球员的个人技术或许不比踢野球的个别人更好,但少犯、不犯低级错误。一群踢野球的人和正规球队对阵,后者的团队意识和战术意识更是碾压野球党。

警察背景的作用也有限。他们的训练和经验是执法作战,与正规的野战或巷战是完全两回事。

前巴西士兵Thiago Rossi:“谢天谢地我逃出来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无忧商务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无忧商务网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