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体验剧本杀 https://www.td010.com 自2019年开始,公司开启了数字化转型工作,从成立数字化转型小组到各部门抽调人员集中办公,数字化转型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不得不说,截至目前,无论是本公司员工还是供应商,都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数字化的便捷。以往需要委托专人去做的事情,如今只要掏出手机,简单的几步操作就能轻松处理。 说实话,作为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受益者,一直以来对于数字化只存在于便捷的表层理解。若非得让我说出信息化与数字化的不同之处,我还真说不出实质性的内容。直到前几日读了赵国栋、易欢欢、徐远重著的《元宇宙》,才算对两者间的区别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元宇宙》一书中指出2021年是元宇宙的元年。堪比大航海时代的大迁徙,人类全面走进数字世界,开辟鸿蒙、创世而生。创造、生活、娱乐,乃至工作的数字时空,是为元宇宙。元宇宙是“心”的绽放,是“梦”的具象,是“我思故我在”的全息展现。或许,互联网的终极形态就是“元宇宙”。 什么是元宇宙? 关于元宇宙,我比较赞同万向区块链公司董事长肖风的看法,即“解释什么是元宇宙,可以有多个角度,多个层次。” 比如,百度上关于元宇宙是这样描述的: 准确地说,元宇宙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更像是一个经典概念的重生,是在扩展现实(XR)、区块链、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新技术下的概念具化。 网络上还有一种声音是这样定义的: 元宇宙是一组持久的、共享的3D虚拟环境,您(以您的数字化身的形式)可以在其中访问地点、购买产品、订阅服务、与同事合作、玩游戏,甚至自定义您周围的场景以满足您的个人品味和要求,以及您拥有的数字资产。所以基本上,虚拟实境是虚拟世界还是世界,这将让你去的数字的世界里,而不是在数字空间。 万向区块链公司董事长肖风的解释却是从“人”的角度展开: 元宇宙是人类数字化生存的最高形态。互联网让人有了线上“化身”,于是,有人说,“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元宇宙让人有了数字世界的“分身”:一个虚拟数字人的你,既与现实世界的你是数字孪生的一对,又是原生于数字世界的另一个你,可能比现实世界的你要更丰富多彩、生动灵现、角色多元。元宇宙也是人的社会、人的世界。只不过,它是人的虚拟社会、人的数字世界。 从信息化到数字化 在书中,对于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话题,并未展开解说,只是简要提示了元宇宙对于数字化转型的启示。其中就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差别作了如下说明。 区分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关键点在于其决策(指导物理世界中执行下一个“动作”的指令)的完成是在物理世界还是数字世界。如果决策是在数字世界完成,那就是数字化,反之,决策是在物理世界完成的,就是信息化。 信息化是物理世界的支撑和辅助工具。也就是说,人类大部分的活动都是在物理世界中完成的,只有少量行为借助信息化提升效率。信息化只是帮助完成物理世界的流程,数据是流程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 数字化则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将物理世界完全重构建模到数字化世界。与信息化不同的是,此时,人类大部分活动及交互都在数字化世界中进行,只有少量决策指挥信息回到物理世界指挥设备和机器完成操作。实现数字化后,数据是物理世界数字化世界的投影,是一切的基础。 在数字化变革的过程中,人类的终极理想目标是在数字世界中,建立起和物理世界中的组织(可以是一个企业、行业,甚至是一个城市)相对应的一组软件模型。 而元宇宙更彻底,它没有物理世界,全部是数字世界。 元宇宙经历的三个基本历史阶段 元宇宙一词,诞生于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小说描绘了一个庞大的虚拟现实世界,在这里,人们用数字化身来控制,并相互竞争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到现在看来,描述的还是超前的未来世界。关于“元宇宙”,比较认可的思想源头是美国数学家和计算机专家弗诺·文奇教授,在其1981年出版的小说《真名实姓》中,创造性地构思了一个通过脑机接口进入并获得感官体验的虚拟世界。 其标志性事件就是2021年3月10日,沙盒游戏平台Roblox作为第一个将“元宇宙”概念写进招股书的公司,成功登陆纽交所,上市首日市值突破400亿美元,引爆了科技和资本圈。 这之后,关于“元宇宙”的概念与文章迅速充斥各类媒体,引发思想界、科技界、资本界、企业界和文化界,甚至政府部门的关注,形成了“元宇宙”现象。 当人类将自己的价值观念、人文思想、技术工具、经济模式和“宇宙”认知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被赋予特定理念的“宇宙”就成了“元宇宙”。在这样的意义上,著名经济学家朱嘉明提出了“元宇宙”经历的三个基本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以文学、艺术、宗教为载体的古典形态的“元宇宙”。 在这个历史阶段,西方世界的《圣经》、但丁的《神曲》,甚至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巴赫的宗教音乐,都属于“元宇宙”。在中国,《易经》《河洛图》《西游记》则是具有东方特色的“元宇宙”代表。 第二阶段:以科幻和电子游戏形态为载体的新古典“元宇宙”。 1996年,通过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构建的Cybertown,是新古典“元宇宙”重要的里程碑。最有代表性和震撼性的莫过于1999年全球上映的影片《黑客帝国》,一个看似正常的现实世界可能被名为“矩阵”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系统所控制。 第三阶段:以“非中心化”游戏为载体的高度智能化形态的“元宇宙”。 主要的历史节点有,2003年,美国互联网公司LindenLab推出基于Open3D的“第二人生”是标志性事件;2006年Roblox公司发布同时兼容了虚拟世界,休闲游戏和用户自建内容的游戏Roblox;2009年瑞典MojangStudios开发《我的世界》游戏;2019年Facebook公司宣布FacebookHorizon成为社交VR世界;2020年借以太坊为平台,支持用户拥有和运营虚拟资产的Decentraland。 《元宇宙》一书从生态、治理、基础设施等诸多角度描述了元宇宙的全景,从游戏引爆“元宇宙”开始,展开一个以网络、数字和人工智能为基础的虚拟世界。书中,作者虽没有提供任何解决方案,但却给了读者无限的解读空间和自由的想象空间。 正如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刘志阳为本书写的推荐语:“元宇宙”概念像是一阵飓风,席卷社会各界并引发热议。这是一部因时而生的著作,将为目前社会热点大讨论贡献有价值的观点。元宇宙是当下真实的、正在发生的事,而且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未来数十年的世界。可以确信的是,我们离元宇宙越来越近了。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