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无忧商务网 2022-02-02 450 10

马龙赛场上令人心疼的一幕流出,打脸了多少娇贵的流量明星?

抖音充值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2881天

01

前几天,网友刷到一张图,马龙在比赛中场休息的时候,趁着擦汗的功夫,把毛巾盖在头上,面露痛苦地小小崩溃了一会。

而拿掉毛巾后,脸上又是一脸云淡风轻的样子,好像刚刚的痛苦跟他一点关系也没有。

后来,“躲在毛巾下忍受疼痛的马龙”这个话题就上了热搜。

有网友解释,龙队其实一直有腰伤,偷偷崩溃,是因为不想对手看出他的腰伤。

还有网友曝料说,龙队手腕上的一个小伤口,也是几年前做微创手术留下的伤口,但他对外却轻描淡写地说是:烫伤。

人们这才发现,原来那个在赛场上挥洒自如的顶级运动员,竟也有这令人心疼的一面。

想到张怡宁说的:“他不是伤少,他只是能忍。”

的确,运动员真的不容易,从运动员到教练,哪个不是尽心尽力一身伤病。

而伤病并不是随着运动员退役就消失了,它将伴随他们的一生。

1996年,刘璇在亚特兰大的表现堪称经典。

先是一记单臂大回环,后接京格尔空翻,最后稳稳落地。

一整套动作行云流水,技惊四座,至今都没人能完美复刻。

但动作的难度系数有多高,危险系数就有多高,对身体的锤炼要求也越高。

所以,即便是退役后,曾经训练带给刘璇的伤害也从未间止过。

她的丈夫曾在访谈节目中曝料,刘璇的脚踝受过伤,经常性错位。

怎么办呢?她就使劲甩,把关节甩回原地以后,才能正常走路。

想想都疼。

难怪“蹦床公主”何雯娜会在微博上表示,自己不太爱看体育频道,因为一看比赛就想哭。

“我深知运动员们每一场比赛背后,需要付出多少努力,熬过多少个春夏秋冬,承受着日积月累的伤病。”

她在综艺节目里也说过,自己除了头发没有受伤,其他地方都受过伤。

最严重的一次,是2016年手术后,因为恢复得不太好,直接路都不会走了。

最后,她只能重新学习走路,压跟腱,然后再学跑步……

“两个肩膀爱脱臼,脖子不太好,脊柱也不好,腰不好,髋关节不好,膝关节不好,脚踝不好……”

说起自己的一身伤,何雯娜如数家珍。

伤病,似乎早已炼成了运动员们的勋章。

但他们很少谈及,因为他们早就把这看成是职业生涯的一部分。

02

运动员们的隐忍,让我想起日进百万的流量明星们:

一天睡七八个小时,还嚷嚷自己压力好大根本睡不够,只有自己心疼自己。

危险的动作戏,自己不用上,替身就把活干了。

哭戏哭不出来也没事,拿好催泪棒,走遍天下都不怕。

而即便如此,他们还要抓住机会卖惨,手蹭一点皮就发通稿,背好台词就称敬业。

前几天,她刊公众号在《拍不好他,中国再难出巨星》这篇文章里就提到,现在的武侠片,跟10多年前比差远了。

究其原因,就是演员在打戏上没有下真功夫。

比如,新版《天龙八部》中的打戏,不是在转圈圈,就是在跳跃。

仿佛武功高强的乔峰,也不过是只懂花拳绣腿的三脚猫。

还有2019年的新《倚天屠龙记》,一到动打镜头,就搞慢动作定格。

几分钟的打戏,结果全靠威亚和后期特效撑,究竟是怕我们看不清,还是演员做不到?大家心知肚明。

那么,真正好看的武打戏是什么样?

是老版《天龙八部》里,乔峰短短几十秒的打斗,一气呵成,让人一睹真大侠的魄力。

是萧十一郎快到看不清的招数。

是精通少林拳法的方世玉,身手之敏捷,让人相信中国人真的会武功。

这些都是生在武侠剧黄金年代的人,才能看到的经典。

那时候,无论是武行出身的打星,还是跟武行完全不沾边的偶像,镜头里的打戏都是贴身肉搏、拳拳到肉。

他们是真的有天赋,以至于后辈们都难以超越吗?

不,他们只是能吃苦。

香港90年代,杨紫琼一度成为亚洲片酬最高的女演员。

而与这份片酬同比增高的,是杨紫琼动作戏里的危险系数,危险程度之高,以至于保险都买不到。

《警察故事3》里,杨紫琼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在两辆行走的汽车间跳跃,结果位置没落好,摔出了马路地面,还差点被后面的车子碾过。

1987年拍《龙虎兄弟》,有一个跳树枝逃生的镜头,当时树枝断了,成龙直接从高空坠下,左耳头骨凹陷脑出血,碎骨内移,右耳严重受损,差点死掉。

就连当时的偶像、“花瓶”也要经得起摔打。

这是撞得满头是血的张曼玉。

这是差点被勒死的谢霆锋。

很多人都看过吴京“全身缝针多达100针”的解析图,其实,成龙也有一张:

成龙曾经被问到打戏究竟用了什么样的特技,他是这样回答的:

我没有特技,我都是真上。

03

并不是说演员都应该冒着生命危险去拍戏才叫敬业。

但是,现在的年轻演员们,能做到前辈们的十分之一么?

成龙曾经吐槽过一个合作过的年轻演员,在片场突然大叫,七八个工作人员围过来一看,不过是手上扎了个刺。

《一年级》里,年轻演员排练打戏,不过是双臂相碰,女演员就大喊:“好痛,我说了你不要打那么重。”

曾经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何《披荆斩棘的哥哥》中的哥哥们看起来都不怎么爱训练?”

这让我想起GAI和黄贯中在节目后采中说过的一番话。

GAI说:“做音乐已经是我们的一个肌肉记忆了,让我唱歌让我RAP根本不用去练习,除非让我跳舞。”

言下之意就是,基本每天都在练习。

黄贯中说:“因为不停的创作对我们来说只能是一个基本。”

言下之意,就算不拍这个节目我每天也要做音乐。

实际上黄贯中也说了,他这些年做了好几百首歌,只是一直没发而已。

后来大湾区的几位哥哥也表示,不管是唱歌跳舞还是演戏,都是他们这二三十年来一直在做的事,为了这个节目去练习反而有点刻意了。

事实证明,他们的舞台表现的确极其专业,尽显实力。

天底下没有任何一种成功是简单的,光环背后都是汗水,甚至是伤痛。

你不能一边拿着高薪,一边还要卖惨,做着分内的事,还要尬称“敬业”。

这世上哪有这么扯的事?

经济学上有个词,叫帕累托最优,也叫帕累托改进,指改变资源配置,不使任何人的情况变坏,至少让一个人情况变好。

这是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

比如一个体育场馆可以容纳10000人,但开赛前只坐了9000人,同时还有些想看比赛并没有支付能力的球迷,因为各种原因没买到票。

如果至少能让1个这样的球迷买到票到现场观赛,既提高了体育场馆上座率,又让球迷获得了观赛的乐趣,就是帕累托改进。

李雪琴曾在《成人世界答辩会》上也解释过这个词,她说,对于一个工作来说,“高兴指数”和“月薪指数”是负相关的。

“你很难找到一个最高兴还最挣钱的的工作,但你一定能找到比我赚钱的没我高兴,比我高兴的没我赚钱这样的工作。”

这种工作,就叫“帕累托最优”。

也就是说,你无法在不降低一个指数的前提下,提高另一个指数,这种选择就是优质的选择。

你在这样的工作环境里,挑一个差不多的就行了,别天天想着“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

这就是现实。

04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一枪击中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开始拼命奔跑,猎狗在猎人的指示下也飞奔去追赶兔子。

可是追着追着,兔子跑不见了,猎狗只好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

猎人骂猎狗了:“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

猎狗听了很不服气:“我尽力而为了呀!”

兔子带伤跑回洞里后,它的兄弟们都围过来惊讶地问它:“那只猎狗很凶啊!你又带了伤,怎么跑得过它的?”

兔子说:“它是尽力而为,我是全力以赴呀!它没追上我,最多挨一顿骂,而我若不全力地跑我就没命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本来就有很大的潜能,但是我们往往会对自己或对别人找借口:“管它呢,我们已尽力而为了。”

事实上,尽力而为远远不够,想成功,就必须全力以赴。

尤其在这个竞争激烈、处处充满危机的年代,你必须常常问问自己:我今天是尽力而为的猎狗,还是全力以赴的兔子?

参考文献:

1、Sir电影《这一届明星卖惨,越来越可笑》

2、当红小花《有明星配卖惨吗?有!》

3、她刊《拍不好他,中国再难出巨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无忧商务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无忧商务网 X1.0

微信扫描